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资讯 > 热点 >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07-10 16:16:08 来源:中工网


(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办好中国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继而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保证和支撑。要牢牢把握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教育系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时刻站稳立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面对“杂音、噪音”等错误思想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确保教育的鲜亮底色永不变色。要不断完善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教育系统要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确保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深刻把握教育与科技、人才等各方面关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支撑力、科技的动力性助推力及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一要不断强化教育的基础性支撑力。科技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要推动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全面发挥其在生产、创造和传播科技知识,尤其是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重要作用,以高质量教育推动科技、人才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发展全新定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顶层规划、系统布局,以优势学科建设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人才储备。二要持续提升科技的动力性助推力。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内生动力。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主体协同、要素整合、能力集成与机制联动等方面下功夫,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机构定位和布局,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大批具有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初心情怀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包容的情怀,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加强人才工作谋划、完善人才成长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人才力量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原则和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相结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我们党遵循教育普遍规律,根据中国国情走出的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办学之路,既明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也阐明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应怎样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各国教育的合作交流愈加频繁,互联互通愈加紧密。我们必须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原则基础上,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站在历史和世界方位看教育、办教育,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实际制定教育政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教育强国就要守护传承好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教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要持续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同世界各国分享教育改革经验、共享教育发展机遇,为世界教育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雷蕾)

来源:吉林日报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