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视点!晨读|陈世旭:云端上的大卫
文艺复兴主张的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要把世界归还给人。
(资料图)
好多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起佛罗伦萨城外那个山峰的名字,但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座耸立在山顶的大卫雕像。
将近傍晚,被深蓝的天空和金色的夕阳衬托着,一个面容英俊,英姿飒爽,体态雄伟健美、神情坚定果敢、全身肌肉紧张而饱满的年轻男子,袒露着身体,站在高高的基座上。艺术家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取了大卫投石的紧张时刻,充满自信地站立,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地平线的远处,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强烈意志。静中有动,展示出外在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他是石头的,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你似乎能够感觉到他的呼吸,他的血管的跳动,体内积蓄的巨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雕像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雕像在人们的仰视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一种神圣的美,让人仰望。
这是四百多年前,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据说,当“大卫”还是一块大理石时,因为石料坚硬,好几位雕塑家跃跃欲试却又无可奈何。直到等来了米开朗基罗。
在米开朗基罗看来,任何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雕刻家要做的仅仅是去掉石头多余的部分,让真正的形象显现出来。大卫雕像完成时,米开朗基罗才二十九岁。由于雕像过于巨大, 四十个强壮的工人花了四天时间,才将其搬到佛罗伦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在安放仪式那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广场,先睹为快,在雕像上贴了许多纸条,写着:“你给我们带来了自尊心!” “作为佛罗伦萨人,我们感到自豪。” “人类是最有力量的!”……
如今,大卫雕像已经在战争和地震中屹立了约五百年,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成就。它对人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自身的巨大力量。可以说,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人文精神在艺术表达上的一个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的光芒不仅永远照耀着艺术史,而且会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中放射不尽的光辉。
文艺复兴主张的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要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人们开始重视人自身,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艺术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现,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个性。米开朗基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大量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讴歌人,赞美人,颂扬人,成为世界美术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我坐上山顶广场面临山下的石墙。佛罗伦萨笼罩在暮色中,雾霭迷蒙。眼前浮现出米开朗基罗悲苦深沉的面影。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以他超越时空的伟大艺术,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在所有中外美术家的传记中,我最喜欢的是由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写的《米开朗基罗传》。米开朗基罗一生如同苦役,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生活,“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了。”(罗曼·罗兰)然而他的艺术强劲雄浑,崇高而又富有悲剧性的激情,竭尽全力表现人的力量,即使女性身体也是那么健美。如果说希腊神话让神成为了人,他则让人成为了神。他为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画《创世纪》天顶画,耗时四年多,眼睛差不多瞎了,但他对人的尊严的注视、对人类文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永远明亮。(陈世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