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二季江苏篇朋友圈刷屏 请收下这封“情书”
千万年海蚀的作用下,黄海秦山岛像极了吐着泡泡的娃娃鱼;宛若迷宫的兴化垛田,呈现出“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奇丽画面;淮河入海水道上,淮安水利枢纽工程从四面八方调配水源,显示着江苏通江达海的广阔襟怀;“荷叶水滴”造型的江苏大剧院、高耸入云的苏州东方之门,和无数自然人文景观一道,共同展现江苏的“大、美、奇、变”……3月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二季江苏篇播出,引发朋友圈接力刷屏。50分钟的“空中旅程”,首次实现全航拍影像叙事,引爆了江苏人对家乡更深的热爱!
“没想到换一个角度看家乡这么美!”“大美江苏,美哉!”观众纷纷深情告白。本期《文艺周刊》连线《航拍中国》第二季江苏摄制组,对话江苏专家学者和生活在江苏的普通人,大声说出人们爱上这片土地的理由——
“水”是钥匙 从这里打开江苏
东临黄海,烟波浩渺;北有淮河,白浪滔滔;南有长江,横无际涯;1794公里的大运河,有将近一半绵延在江苏境内……作为中国海拔最低的省份,江苏平原和水面的占比均位列全国第一,《航拍中国》镜头下的江苏,一派秀丽水色,氤氲着灵气。
水无形,却能塑形。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在一次采访中对记者说,且不谈苏州、扬州等城市依运河而兴,仅就南京而言,以水命名的地名就有200多个,水是打开江苏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江苏,一直以来都是人和水反复搏斗的典型‘战场’。”谈及历史上的江淮,扬州市考古文保专家顾风这样说。由于明代后期“黄河夺淮”,淮河失去原有入海通道,被迫在盱眙、淮安积聚,经高邮、扬州进入长江。这条新的入海通道无法承载淮河充沛的水量,常遭遇洪水泛滥,江淮大地“十年十涝”。
江苏历代先民是治水能手。顾风介绍,如宋朝年间,范仲淹出任兴化知县,因兴化饱受洪涝灾害而修建“范公堤”;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先进理念,大修堤防;里运河上的邵伯船闸至今仍在使用。治水的历史,见证了古人伟大的智慧与勇气,也组成江苏水文化的重要部分。
“沧海桑田”的故事,由江苏来说,最为生动。《航拍中国》江苏篇里,航拍师运用VR相机的“小行星视角”拍摄的淮安水利枢纽工程,如璀璨晶莹的星球,传递给观众难言的震撼。
淮安市政协原副主席荀德麟告诉记者,淮安水利枢纽工程体现了新时期江苏人治水、用水的重大成就,“它让水有了‘立交桥’,泄洪、运输各行其道,两不耽误,过往船只更安全了。”目前,该工程已是颇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参观。荀德麟感慨,当站在横跨两岸的塔楼上,饱览淮河行洪、运河同行的壮观景象,每一个江苏人都会为家乡感到自豪!
鸟瞰镜头下,泰州兴化千垛景区里,星罗棋布的小块垛田连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翠绿,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成为《航拍中国》江苏篇最引发热议的画面之一。
“千百年来,兴化先民挖沟取土,堆垛成小块耕地,形成了里下河地区特有的垛田地貌。不用牛和犁,耕作全靠人工,没有路和桥,来去只能靠船。”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据李书记介绍,目前兴化全面实施退圩还湖,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兴化最大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垛田这一农业文化遗产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在江苏这片水系丰富的土地上,水文与人文浑然交融,塑造了独特的江苏文化。一如《航拍中国》所讲述的:古代苏州文人引太湖水入园林,形成了具有文人审美精神的苏州园林;依水而建的周庄古镇,桨声欸乃,灰瓦白墙,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大批现代化集装箱在航运重镇启东装船出海,抵达世界各地;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都和秦淮文化,依托河流汇聚成今天的文教中心……
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定格于南京长江大桥。桥下长江奔流,船只往来如梭,桥上,来自天南海北的车辆川流不息,让古色古香的江景迸发出现代化的活力。从1968年首座长江大桥通车至今,江苏已建成过江通道14座,在建4座,2018年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从此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港。作为参与此项工程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云说,“长江与江苏,二者相辅相成,相依相生。只有开发和保护并举,才能让‘母亲河’的万顷碧波不竭地流淌,让古老的水为江苏的发展贡献新动能。”
追古烁今 现代化成就见证江苏速度
明净秀美的江南和豪气英莽的苏北,构成了江苏南秀北雄的气质。在素有“帝王之乡”美誉的徐州,《航拍中国》江苏摄制组将镜头对准了“汉风三绝”——汉兵马俑、汉墓和汉画像石,这背后的两汉文化成了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少观众很疑惑,怎么之前只听说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却没听说过徐州的汉俑?这其实主要因为,汉代统治者不像秦始皇那样铺排奢靡,而是更注重与民生息,因此汉代兵马俑在体积、规模上比秦代要小,所以不像秦俑那样有名。”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胡其伟告诉记者,“汉画像砖可能是更为人熟知的一张徐州历史文化名片,它在汉墓中被使用,刻有图案的一面朝向墓内,缉捕盗贼、车马出行、宴乐欢庆、泗水捞鼎、东海封禅是汉画像砖的代表性图案。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历史上黄河泛滥,导致徐州留下的古迹不多,此次《航拍中国》选取的‘汉风三绝’,正是今天人们了解古徐州的重要窗口。”
从自然风光到历史人文,《航拍中国》讲述故事时采用追古烁今的视角,不仅为眼前的景色赋予历史的积淀,更通过今昔的变迁揭示祖国现代化发展的灿烂图景。
“139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玄武湖的府库里存放黄册,这是明朝管理户籍与赋役的国家级档案库,被列为皇家禁地……”《航拍中国》里的这段解说词,激起了观众的好奇:作为市民休憩好去处的玄武湖,背后还藏着这样的往事?
“玄武湖的历史其实颇为坎坷。”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地方史专家薛冰这样说。据薛冰介绍,玄武湖曾是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北宋时湖底泥沙逐渐淤积,时任江宁府尹的王安石下令废湖还田,导致玄武湖消失于中国版图长达两百多年。后又经历了元代的废田还湖、明代时成为皇家禁地,直到1910年清政府为举办南洋劝业会,才将玄武湖辟为“五洲公园”,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建国后,政府正式确立玄武湖公园为南京市大型文化休闲公园,进行扩建、改造、设计,这片命运坎坷的湖泊才渐渐成为名闻遐迩的“金陵明珠”。薛冰感慨,一方玄武湖也能成为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的缩影。
日新月异的高新工业园区、苏州城市地标东方之门、矗立苍穹的南京紫峰大厦、夜景中熠熠璀璨的江苏大剧院……《航拍中国》视角下,江苏的现代化发展成就尤其振奋人心。
“看了《航拍中国》后,我不禁晒出了自己之前拍摄的多张江苏大剧院图片,四朵‘水滴’似的建筑,栖息在‘荷叶’状高架平台上,‘水滴’内部是戏剧厅、歌剧厅、音乐厅、综艺厅,在这里我曾和无数观众度过了美妙的艺术之夜,这一张张照片就是我献给大剧院的‘情书’……”江苏大剧院摄影师屠景清深情地说。在这位南京小伙眼中,有能力建设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吸引世界顶级艺术团体来此演出交流,比单纯的GDP更能唤起他对家乡的热爱,“去年,江苏大剧院成功邀请‘俄罗斯艺术航母’马林斯基剧院来宁演出,许多粉丝从北上广深赶来,只为在这里和艺术相遇。这样的时刻让我觉得,江苏是中国的,也正在积极地融入世界、与世界对话。”
大地情书 唤起普通人对家乡的礼赞
《航拍中国》被誉为“从天际传来的画卷”。第二季热播时适值全国两会召开,镜头前徐徐展开的大美画卷和两会对生态文明及“大众旅游时代”的关注热点相契合,引发各类平台的聚焦,江苏篇更是凭借“颜值”和实力强势圈粉。
“江苏篇看完了,就像重温了一遍自己的青春!”扬州姑娘张婷婷说。10多年前,读美术专业的她在江苏各地写生,阳澄湖满池的荷花、苏州虎丘、扬州瘦西湖都曾留下她的足迹,如今,通过《航拍中国》“重游故地”,心里泛起的是对旧日时光的美好回忆。
家乡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游子的心弦。当看到《航拍中国》江苏篇31分35秒出现的兴化垛田,在南京工作的王彤感到温暖的“回忆杀”扑面袭来。她说,小时候的记忆全存储在这些漂浮于水面上的小小天地里,解开一条船,撑起一支篙,几个毛孩子就能痛快地玩上半天,“我把纪录片分享到朋友群里,大家都很激动,说马上要到清明节了,今年一定要回去看看家乡的油菜花!”
总导演樊志远将《航拍中国》系列形容为“献给祖国大地的情书”:“当你喜欢一个人、一件物的时候,有时候并不会直接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它可能会扯点儿闲篇,聊聊生活琐事,但恰恰是在这些闲言碎语中,你能感受到丰沛的情感。《航拍中国》就像写情书一样娓娓道来,它的写作方式以及剪辑、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像讲故事一样描摹爱的状态。”
不着一墨书,却唤起普通人对祖国、对家乡最深沉的礼赞,这正是《航拍中国》的成功之处。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心甘情愿地牺牲陪伴家人的时光,长期出差在外只为定格一帧帧的精彩?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心底对祖国的热爱。”江苏摄制组无人机航拍导演陈鸿毅说,其实一开始接到拍摄江苏的任务时有些顾虑,毕竟江苏水汽多,空气通透时间短,拍摄困难较大,但经历了长达八个月的“亲密接触”,大美江苏已经深深地俘获了他。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说,当江苏观众随着《航拍中国》的镜头御风而行、从天空俯瞰大地时,历史烟云与人文地理,自然造化与人的伟力,都在诠释着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的理由,“套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这里既有诗意沛然的‘各美其美’,又有蔚然一体的‘美美与共’,而在这背后,摄制组人员穿梭于天地间的艰辛付出,和现代影像科技的充分运用,是《航拍中国》能够‘美人之美’的关键。”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伴随熟悉的开场白和徐徐展开的江苏画卷,《航拍中国》第二季完美收官。但,一如许多观众所说的那样,航拍技术才刚刚扬帆起航,我们和“航拍中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未来,我们亲手建设的美丽家乡和祖国,一定会比今天看到的画面更加震撼、更加鼓舞人心。
导演揭秘
高科技航拍 让熟悉的一切“陌生化”
《航拍中国》江苏摄制组无人机航拍导演陈鸿毅将航拍的效果概括为“陌生化”:通过鸟瞰和微观相结合,航拍实现了一种恰当的距离,可以使景物的微小细节被抽离,整体的轮廓和色彩在高空视角下得以展现,令观众从崭新的视角打量熟悉的景色,这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大、美、奇、变”。
被一泓蔚蓝环绕的“娃娃鱼”秦山岛,满目金翠的兴化垛田,覆盖着茫茫白雪、苍凉沉重的明孝陵神道石像,高楼林立、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景貌,这些震撼画面都是借助航拍来实现的。
如何结合拍摄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镜头语言进行叙事,是《航拍中国》摄制组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导演陈鸿毅认为,贵在“因地制宜”。
例如,要拍出兴化垛田星罗棋布的纵横奇观和满目金翠的色彩效果,需要尽可能保证视觉画面的协调统一,航拍师运用长焦而非广角镜头,避开那些不相干、不协调的因素。
玲珑精致的假山、小桥流水的韵致、曲径通幽的构景……苏州园林讲究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样精致的景色恰恰不适合高空鸟瞰。怎么办?摄制组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法,让无人机俯冲下来,穿过亭台楼榭,最终对准在戏台上吟唱昆曲《牡丹亭》的一对演员。这样穿堂而过的视角贴合了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设计特色,带给观众“别有洞天”的观感。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丹顶鹤,个个那么可爱,展示它们的时候能否“皮”一下?摄制组想出了在丹顶鹤背部安装VR相机、“驾鹤飞行”的拍摄创意:从起伏不定的丹顶鹤背部向视野前方看去,丹顶鹤的翅膀如波澜起伏的海面,和蔚蓝的天空形成了绝美的交际线,这一幕,观众看了直呼“太燃”!
陈鸿毅表示,充分使用高科技拍摄手段,在满足常规镜头叙事的基础之上,“调皮”地做出新奇好玩的镜头尝试,是《航拍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在看似轻盈完美的镜头背后,是摄制组的反复练习、不断调试,大量的前期调研和长达8个月的拍摄周期。
陈鸿毅告诉《文艺周刊》,江苏篇的拍摄时段从2017年9月持续到2018年4月,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足够长的拍摄周期使这部纪录片不止呈现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而是在日夜交替、季节变换当中寻找时间印记与历史记忆,“要拍出美龄宫宝石项链般的效果,最佳季节是秋季;与明孝陵庄重清冷的氛围相适应的,应该是冬日的雪后;大报恩寺神奇瑰丽的效果,最好是通过傍晚到夜间的光影变化来实现,这样丰富的时间变换可以带给观众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