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资讯 > 生活 >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时间:2023-08-05 14:33:03 来源:个人图书馆-寒山穆鱼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婴幼儿阶段

学龄前阶段


(相关资料图)

学龄阶段

青少年阶段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青年阶段

中年阶段

老年阶段

第一节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

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5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

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

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二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E)。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

(2)关系的需要(R)。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G)。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

ERG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另外,该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1)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2)中介需要。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列举了11种中介需要,即有营养的食物

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1.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2.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的行为看作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认了人的心理因素。

3.新行为主义者考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其行为公式是B=f(S.A),B为

行为变因,S为情境变因,A为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和经验等)。

4.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

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划分)

(1)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

(2)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也可以叫学习行为,如工作、交往等。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先天本能加上后天学习的结果。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照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划分)

(1)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等,其中那些不求任何精神和物质回报的助人行为也被称为利他行为。

(2)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例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等。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划分)

(1)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2)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个人主观体验、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

(三)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影响人类行为的这三个方面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于人类行为,而是相互交叉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的特点

1.多样性。

2.复杂性。

3.层次性。

4.稳定性。

5.变动性。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家庭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的类型

根据家庭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家庭划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

庭和丁克家庭等类型。

(1)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这种家庭规模较小,家庭关系较为简单,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家庭形式。

(2)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主干家庭是核心家庭在纵向上的延伸。

(3)联合家庭是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在联合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除直系亲属关系外还存在着旁系亲属关系,如妯娌关系,比较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4)单亲家庭是指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造成单亲家庭的因素很多,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等。

(5)丁克家庭是指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除了以上一些家庭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家庭类型,如单身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等。

3.家庭教养模式

(1)娇纵型

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娇纵型教养模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霸王” 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2)支配型

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3)专制型

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等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4)放任型

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世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5)冲突型

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构成冲突型家

庭教养模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等心理特征,且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可能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

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构成民主型家庭教养模式。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4.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功能是指家庭对其成员所起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家庭的功能有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和经济功能等。

5.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

(二)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同辈群体的形成大部分出于偶然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形成的主动选择性变得越来越多。

2.同辈群体的特点

(1)平等性。

(2)开放性。

(3)认同性。

(4)独特性。

3.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2)同辈群体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3)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三)学校

1.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它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约有1/4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对个体,尤其是对儿童

和青少年的影响作用非常大。

2.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学生的行为会受到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四)工作单位

1.工作单位及其类型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工作单位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2.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2)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五)社区

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

(1)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2)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3)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3.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2)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

(3)社区具有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4)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六)文化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

(1)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3)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3.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人类在深受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着文化。

(七)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2.大众传媒的类型

根据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含量,传媒可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

3.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第一,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第二,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第三,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第四,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第五,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

1.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是解释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

2.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二)基因理论

1.基因的特点

遗传基因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个体生命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2.四种遗传异常

饶驰认为有4种遗传异常:单一基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

(二)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普遍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因此,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任务

形成的美德

婴儿期

(0~1岁)

·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

·重要的联系:照护者

·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希望

幼儿期

(1~3岁)

·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

·重要的联系:父母

·任务: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意志力

儿童早期

(3~6岁)

·主动还是内疚

·重要的联系:家庭

·任务: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目的

儿童中期

(6~12岁)

·勤奋还是自卑

·重要的联系:学校和同伴

·任务: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能力

青少年期

(12~20岁)

·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

·重要的联系:同辈群体,角色模式

·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

忠贞

成年早期

(20~40岁)

·亲密还是孤独

·重要的联系: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任务: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联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

成年中期

(40~65岁)

·繁殖还是停滞

·重要的联系:家族、同事、社会规范

·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

关怀

成年晚期

(老年)

自我整合还是绝望

·重要的联系:所有人类

·任务: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惧

智慧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又称发生认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和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如儿童通过抓握、吮吸等动作来了解外部世界。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但只会从自身角度来思

考问题,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形成了守恒的观念。

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在各个发展阶段,个体主要运用图式、同化和顺应3种原则来认识世界。图式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一种思维或动作模式,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思维和认知的本质是一种适应,适应包括同化与顺应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有新的事物和刺激出现时,个体先用同化原则使新事物与旧图式发生联系,使新的信息被吸收到已有的图式之中;同时再用顺应原则把旧图式加以改变,从而使之与新的环境与刺激相适应,并最终形成新图式。个体就这样不断地在个体和环境之间寻求平衡。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五)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甚至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所学习到的社会行为绝大多数是由强化引起的,即是由操作性行为的结果引起的。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映的结果进行学习,也 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而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

(六)依恋理论

1.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前依恋关系阶段、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以及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2.依恋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把婴儿的依恋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了互相之间的沟通。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情境定义的影响,这对社会工作者界定受助者的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展开都具有直接的意义。

1.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米德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概化他人阶段。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

情境定义是指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在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境所作的主观解释。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被社会化了的人,会不以相同的方式对同样的刺激作出反应。

(二)标签理论

埃德温·勒默特和霍华德·贝克尔是标签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标签理论的代表作是《社会病理学》(1951)。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与产生,自我形象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产生的,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第四节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婴幼儿阶段

(一)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1)个体的身高、体重和大脑的发育迅速。

(2)婴幼儿阶段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2.心理发展

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在婴幼儿的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3.社会性发展

(1)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到2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2~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2)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退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在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婴幼儿阶段孩子发展很快,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哺乳、母爱剥夺和被遗弃等。

二、学龄前阶段

(一)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1)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这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2)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

目的;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任感和独立感。

2.心理发展

学龄前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其思维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社会性发展

学龄前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通过在环境中与

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二)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学龄前阶段,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子产品依赖及自闭等问题。

三、学龄阶段

(一)学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1)儿童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育。

(2)儿童自身生理的发育、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3)在动作方面,学龄期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2.心理发展

(1)学龄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上。

(2)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

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3.社会性发展

在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更符合实际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学龄期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学龄期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仍然是父母、同伴和老师,但儿童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有了新的发展。

(二)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龄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意外伤害、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等。

四、青少年阶段

(一)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青少年阶段,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2.心理发展

(1)青少年的思维与学龄儿童的思维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二是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

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情绪发展的两极性是指情绪

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

(2)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使青少年经常出现反抗情绪,需要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

3.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是由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决定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

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二)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网络成瘾、犯罪、性行为和神经性厌食症等。

五、青年阶段

(一)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

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2.心理发展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

3.社会性发展

青年阶段的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

面的发展。

(二)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婚恋问题、性别歧视问题和就业问题等。

六、中年阶段

(一)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中年阶段是个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人进入35岁以后,酮体细胞数目开始逐渐减少,致使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则要晚一些。更年期个体容易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2.心理发展

(1)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个体的流体智力在青年期达到顶峰,20多岁时开始下降,而晶体智力在中年期一直稳定增长。

(2)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和积累,中年人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

3.社会性发展

(1)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2)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

(3)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

(二)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和家庭暴力。

七、老年阶段

(一)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进入老年阶段后,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脊柱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

2.心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老年期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快,而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则衰退较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

3.社会性发展

老年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他们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二)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死亡和被歧视、被虐待等问题。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