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接续发力预期升温
近期,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波动,反映出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需要继续夯实。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接续发力的预期随之升温,围绕财政货币增量政策的讨论陆续出现。
业内专家表示,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一系列着眼于强信心、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举措有望出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强信心稳增长扩内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同时,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需要稳增长政策进一步支持。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从国内看,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仍存制约。
近期,部分经济运行数据出现了一些波动。广发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刘郁说,4月部分经济数据,以及5月以来水泥价格和高炉开工率等部分高频指标走势转弱,进入6月,随着比较基数抬升,部分经济指标环比放缓对同比的影响或进一步显现。
专家建议,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需及时出台举措,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建议,及时主动作为,采取一揽子措施稳增长。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新的政策“组合拳”有望推出,重点围绕强信心、稳增长、扩内需展开。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预调微调。
加快地方债发行使用
增量财政政策成为近期市场讨论的热点之一。综合业内专家观点,加快地方债发行使用、发行特别国债、追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等均是可选项。
地方债发行使用节奏受到多方关注。刘郁说,考虑到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尚未用完,全年额度近期才下达到各省,因而地方债追加额度的可能性不高。若出台涉及地方债的政策,可能主要是推动加快地方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使用。
谈及特别国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可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华福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李清荷介绍,我国特别国债具有用途特定、规模大、期限长、政策灵活等特征,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其发行能对稳定国家经济与金融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张明认为,应继续保留并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该工具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作用较明显。
今年以来,陆续有部分城投债券获提前兑付。刘郁认为,如果部分地区土地市场恢复缓慢,为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不排除在地方债限额之内发行再融资债,推动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今年以来,流动性持续保持合理充裕,银行信贷投放明显加力,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充分发挥。业内专家预计,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继续发挥效能。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今年经济增长更需要财政的支持,而扩大财政赤字、化解地方债务压力都需要低成本发债融资支撑,这需要货币条件维持偏宽松态势。
“当前通胀压力较低,货币政策发力仍有空间。”张明认为,可考虑定向降准及进一步降息。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六七月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将保持小幅超额续做,持续缓解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压力。若下半年经济稳步回升向好,资金需求量增多,人民银行或再降准0.25个百分点以补充流动性。
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连平建议,部分工具可根据需要延续使用。同时,需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可探索设立消费再贷款,缓解银行成本压力。此外,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吸纳就业较多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贷支持计划等。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PSL(抵押补充贷款)这一结构性金融工具获得再度运用的可能性在上升。“参考历史经验,PSL在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扭转地产周期、改善政府财政约束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工具。”他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