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异常是健康警报器 要密切关注
近日,小S在某节目中透露,从小就开始学习弹钢琴的她,因为手很容易出汗,为了更好地学习弹钢琴,就把手上的汗腺切除了。听完小S的故事之后,中医专家表示,不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单从汗腺对身体健康的保护来看,也是不应提倡的。
汗腺有助于保持机体阴阳平衡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汗腺有分泌汗液的作用。人类皮肤有超过200万个汗腺,通过正常排汗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体内平衡及免疫系统的健康。在炎热环境中,在热刺激时,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极低渗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了身体脏腑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就会使人体处于高热危象,会造成人体的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伤。除此以外,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一道构成的皮脂膜,也具有抗菌、润泽的作用。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皮脂膜分泌不够,皮肤就会失去润养,变得干燥。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出汗异常是健康警报器
夏公旭介绍说,虽然正常出汗有益健康,但是不正常的出汗却需要警惕,可能是健康出问题发生的信号。
自汗:常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久病体弱,容易感冒,面色晄白者,属于气虚自汗。气虚自汗主要在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时时自汗,稍微动一下出汗更厉害,伴有怕冷、肢体不温,属于阳虚自汗。阳虚自汗多为脾肾阳气不足。
盗汗:又称“寝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伴有午后低热、两颧发红、手足心发热、消瘦,属于阴虚内热盗汗,一般多见于阴虚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盗汗,伴有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暗淡,疲劳,属于心阴血不足。
黄汗:汗出色黄,甚至把衣服染成黄色,伴有发热、胁痛、食欲不振、口苦、尿黄、舌苔黄腻,属于湿热蕴积。
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其病变不在有汗的半身,而在无汗的一侧。产生的原因主要因痰、湿等邪阻滞于身体的一侧经脉,气血运行不周,津液布达受阻,以致汗液排泄障碍。
心汗: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思虑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人。若心胸出汗、气短乏力、健忘、食欲不振、属于心脾气虚。若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属于心肾阴虚。
腋汗:指两腋窝乃至胁下出汗的一种表现。汗出不臭,伴有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午后潮热或者手足心发热,多属于肝热阴虚;伴有胸闷纳呆、口苦、渴不欲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属于肝胆湿热。有些腋臭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年,女性多于男性。
手足心汗: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多为生理现象。出汗多则为病理现象。若手心汗出,伴有食欲不振、身重体困、小便黄、舌苔黄腻,属于脾胃湿热;若手足心汗出,伴有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属于脾胃气虚。若汗出,伴有咽干口燥,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属于脾胃阴虚。
调理以上出汗的问题,中医比较有优势,尤其是偏虚证的患者可在秋冬季节尝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调理,效果较好。
标签: 出汗异常